中新社北京9月12日电 1949年10月1日,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。彼时仍处在外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和澳门同胞,分别在维多利亚港口、濠江中学等地升起五星红旗,与祖国内地遥相呼应。
70年来,新中国取得巨大成就,离不开港澳同胞的贡献。而早在上世纪50年代,香港发生自然灾害时,并不富裕的内地也倾力相助;1962年起,内地发出的“三趟快车”风雨无阻,保障了供港澳鲜活产品源源不断。
港澳的命运从来就同祖国紧密相连。1997年和1999年,在邓小平提出的“一国两制”伟大构想下,香港和澳门相继实现回归。港澳与内地守望相助、优势互补、共同发展成为重要特征。
长期以来,中央高度重视港澳的繁荣稳定和在国家战略大局中的作用,大力支持港澳发展的初心始终不变。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,中央领导人多次表示,要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,发挥港澳在国家改革开放中的独特作用,分享祖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成果。
港澳与内地优势互补,经济联系日益密切、合作日益深入。国家改革开放,港澳同胞既是见证者,也是参与者;既是贡献者,也是受益者。港澳同胞积极投资内地,在投资兴业、市场经济、体制改革、双向开放、先行先试和城市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内地则为港澳企业发展提供广阔腹地和大量劳动力。
回归以来,内地分别与港澳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(CEPA),开通赴港澳个人游试点城市。沪港通、深港通、债券通先后实施。香港战胜了金融风暴、非典疫情等不少困难,成为内地最大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、全球最大人民币离岸市场、内地企业走出去的最佳跳板。
澳门会展旅游业、中医药产业等逐步发展,朝经济适度多元迈出坚实步伐。中葡论坛、中葡合作发展基金、葡语国家产品及服务展等机构和平台纷纷落地,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系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作用日益显现。
港澳与内地人员往来络绎于途,同胞之情愈加深厚。仅2018年,内地赴港旅客就达5100万人次,促进了香港旅游业发展;而港澳同胞在内地遭遇地震或洪水等灾害时也慷慨解囊,设立奖助学金、修建教学楼随处可见;近年来,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学习、就业和生活的措施也陆续出台,到内地发展的港澳人士愈来愈多。
港澳与内地文化交流热络,互促发展。以香港为例,“东方之珠”的流行歌曲和电影,曾长期引领华人娱乐风潮,受到内地民众热捧。内地文娱产业发展起来后,也不忘港澳,2017年6月29日《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》在香港签署;今年国家电影局还出台措施,支持港澳电影业在内地进一步发展。港澳同胞在本地即能近距离感受国宝大熊猫的可爱。
近年来,随着深圳、上海等内地城市快速发展起来,港澳的优势是否仍在,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会否削弱受到关注。
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表示,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,香港、澳门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,仍然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今年2月,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》发布,为港澳与内地深化合作,进一步优势互补、共同发展描绘了蓝图。
作为内地与世界间的“超级联络人”,香港协助内地企业“引进来”“走出去”的同时,可以巩固和提升金融业等传统优势产业,又可大力推动创新科技和创意产业,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;澳门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,有助于进一步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。
乘风破浪潮头立,扬帆起航正当时。已开通近11个月的港珠澳大桥上,寓意“共创大湾区美好未来”的“中国结”桥塔,“注视”着来往粤港澳的车流,也将见证港澳与内地不断共拓发展新局。(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)
责编:张阳